從小教出理財力 學會金錢管理, 邁向富足人生

華人教育中,父母很少和孩子談錢。其實,理財不是只有狹隘的「投資」,而是自己和金錢的關係。唯有做好金錢的管理,而且從小就開始教,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及責任感。

身為父母,你會和孩子談錢嗎?教導孩子有關金錢的知識,在華人教育中幾乎是一片空白,卻攸關著未來生活的幸福指數。

台灣小孩大多過著富足的生活,可能從小就理所當然的覺得「我要什麼,就應該有什麼」。保誠人壽總經理王慰慈談到,「連我兒子也跟我說過,沒錢就去提款機領錢就好。」如果孩子沒有養成正確的理財觀,日後可能變成領多少花多少的「月光族」,甚至無法經濟獨立的「啃老族」。

教孩子認識金錢對生活的幫助
「一個人活著,不是為了追求金錢,但全方位的人生,一定要認識金錢對生活的幫助,」瀚亞投資行銷長林長忠指出,對金錢的認識,應從全人的教育開始,透過社會、家庭或父母的觀念來潛移默化,「這是一門終身學習的課程,愈早知道就愈能感受幸福的複利效應。」

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助理教授楊智元表示,理財不是狹隘的與投資劃上等號,而是指自己和金錢的關係,也就是做好金錢的管理,包括如何存錢、花錢、賺錢,而且從小就要開始教,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及責任感。

根據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與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合辦的「2017小學生理財現況調查」顯示,台灣小學生很希望和家人討論理財話題,包括「長大後要做什麼工作」(68%)、「買東西要注意什麼」(56%)、「怎麼存錢買想要的東西」(46%),但家人和孩子實際上談這些話題的比率偏低,趕不上孩子的求知慾。

爸媽不是理財專家,怎麼教?
如何從小教出理財力?專家建議,做爸媽的不一定要是理財專家,但可以從下列幾件事入手:

1、理財是一種生活習慣,身教很重要
「假如父母的金錢觀念是揮霍無度,怎能期待孩子可以擁有正確的理財觀念呢?」王慰慈認為理財是生活教育,父母其實是最好的老師,而跟孩子的互動,不能等到發生了才教導,應該從日常生活點滴開始,並且透過身教的方式。

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講師陳靜宜也指出,父母是孩子學習模仿的對象,身教很重要。譬如家長帶孩子去菜市場,習慣先列出購物清單,或只是「便看」(台語,指看情形),有便宜的菜就買,或注重菜色搭配,買了青椒就要搭配牛肉等等,當中有沒有考慮到預算就是一大差別,無形中也會影響孩子對金錢的使用態度及方式。

同樣的,如果父母購物時會貨比三家,也會努力存錢去完成一件想做的事,看到街上貧窮無助的弱勢者會捐獻,孩子也會很自然的複製這些理財的行為。

2、從日常生活中逐步引導孩子落實
王慰慈提到,為了鼓勵上小學的兒子有一些生活自理的能力,她曾自製「行為評量表」,每天勾選達到評量表的項目,同時以100元為本金,有優良行為就給1元或5元,表現不良則會扣分,主要是引導兒子落實基本的理財概念,同步也讓孩子了解「零用金」的意義。

「可能有些人會有不同的聲音,覺得似乎不該用金錢來衡量行為,」王慰慈相信,每個小孩都不同,這樣的方法未必適用在每個孩子身上,重要的是讓孩子清楚知道,「金錢需要透過辛勤的付出才會獲得,同時能體認到行為的正確性。」

有時小孩會討價還價或和同儕比較,例如王慰慈讓兒子使用之前辦門號送的手機,雖然是全新沒用過的,兒子卻說:「可是市面上又推出了某款新型手機,有什麼新的功能,而且同學都用……」,但她仍不為所動,堅持「有一個就不需要兩個;可以用,就不需要用最好的。」

3、了解收入、儲蓄、消費、捐獻的意義
楊智元認為,父母教導孩子理財,至少要讓他們學會「認識金錢(貨幣)」、「學會取捨」和「風險管理」三件事。包含金錢沒有直接的用處,但可以交換其他商品;消費要有所取捨,父母不能滿足小孩所有的需求;同時隱含風險的不確定性,一旦把錢花掉了,之後錢不夠用怎麼辦?身邊是否要留一定比例的備用金?

談到個人理財,通常會區分為以下四大基本概念:收入、儲蓄、消費及捐獻。當孩子年紀尚小,父母可以定期給零用金,或適當創造孩子認真工作(如做家事)就有收入的機會,藉以學習如何花錢,思考在「想要」與「需要」之間拿捏。而與孩子一起有目標的儲蓄,比如買一個心愛的物品,則可幫助他們從為目標努力的過程中建立責任感。

林長忠強調,金錢只是媒介,目的是促使生活更幸福快樂。消費是為了現在的需求、儲蓄是為滿足未來的需求,而捐獻也可以是一種分享,比如送小禮物給長輩或好朋友,表達內在的關心。

4、讓孩子擁有金錢的自主權很重要
「教孩子理財,就跟其他的學習一樣,要引發他們的好奇心、自信心、探索力,以及自己做決定,」林長忠用更開闊的格局看待兒童理財教育。

「我們很早給孩子零用金,為的是創造一些判斷的機會,」林長忠說,孩子還沒有收入的概念,但可以學習零用金如何支配。比如外出旅行的時候,女兒想買一個千元的商品,但手邊的零用金不夠怎麼辦?或者,有時會思考要把錢拿來買冰淇淋,或是買鑰匙圈送給阿嬤?

陳靜宜認為,孩子使用金錢的自主權很重要,每個家庭的狀況不盡相同,但隱形的手不要出現得太頻繁,盡量給孩子在有限的範圍內學習做決定,「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,要給他們時間及空間。」

5、適合自己最重要,不需和別人比較
林長忠提到,學會理財的目標是希望沒有憂慮的使用金錢,讓自己的身心靈都富足。每個人都可以設定人生的目標,並盡力滿足對目標的追尋,但孩子以後想成為廚師、老師、企業家、志工或傳教士,就代表對收入、生活風格及生命價值有不同的選擇,也會找到不同的解方。

台灣社會正面臨少子化、高齡化的挑戰,這一代的孩子需要及早擁有更多知識養分來應變未來的挑戰,不宜蹉跎。「理財力就是一種力量,也是成就家庭幸福的關鍵因素之一。」王慰慈指出重要性。

如何從常見的生活情境引導孩子正確的金錢觀?

1.孩子要求父母買東西,例如幼兒可能吵著要零食或玩具、小學生追求最新流行的文具用品、高年級或中學生希望擁有自己的手機等3C商品,如何處理?
陳靜宜建議,父母遇到年幼孩子吵鬧時,臉皮要厚一點。通常給30分鐘的等候期,耐心對話或帶離現場,同時詢問孩子為什麼要買,認清「想要」和「需要」的區別。如果是「想要」就用零用錢買,「需要」則要能說服爸媽幫忙分攤。

2.帶孩子出門,孩子動不動就說要搭計程車,怎麼辦?
楊智元建議,父母不妨用「類比」幫助孩子了解物品的價格及價值。例如搭一趟計程車要花250元,可以買10枝筆。陳靜宜會詢問孩子:身體是否生病、不舒服,有沒有下大雨、趕時間等狀況。

3.要不要給孩子零用錢?多大開始給?怎麼給?
楊智元認為,當愈來愈多的消費是由小孩自己決定,就可以開始給零用錢,練習金錢的管理。陳靜宜補充,很多爸媽在孩子念小學時給零用錢,隨著孩子長大增加額度(譬如以50元或100元做為基數,乘上年齡)。零用錢最好每週發放,較容易做好控制。

4.孩子幫忙做家事,要不要給零用錢?
做家事該不該給零用錢,一直是有爭議的問題,不僅見仁見智,更關乎運用的巧妙不同。林長忠提醒,最重要的是避免動不動就談錢或產生對價關係,反而缺少了人的溫度。

5.考試成績好或表現不錯,要不要額外給獎勵金?
「2017小學生理財現況調查」顯示,考試表現好給金錢獎勵成常態,孩子愈來愈常用考試考好來交換想要的東西。但父母應鼓勵孩子為自己而學習,不是有錢拿才念書,行為表現也是如此。

6.要要求孩子記帳嗎?記帳要注意什麼?
陳靜宜建議,一開始有零用錢就要學著記帳,包含日期、品項、收入、支出(扣錢)、結餘,父母每週檢視孩子記帳是否確實,再發新的零用錢。

7.可以幫較大的孩子辦信用卡附卡嗎?
孩子出國求學或自助旅行,有的父母讓孩子辦理銀行的金融簽帳卡,帳戶內有足夠的餘額才能刷卡,不會過度消費;也有父母幫孩子辦信用卡附卡,可以和大人共用或分開額度。建議信用卡分開額度較好控制,同時要正確認知,信用卡是支付工具而不是貸款工具,每次都要繳清費用,避免信用不良。

全文經作者《未來Family》授權轉載,原貼文為《從小教出理財力 學會金錢管理, 邁向富足人生